-
- 乌克兰将在与美国会晤时提出停火方案,外交部表态
- 实时讯息
2025-03-11 18:00:03
-
北京日报客户端 3月11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法新社记者提问,美国和乌克兰官员今天在沙特会面,乌克兰将提出停火方案。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毛宁 资料图。图源:外交部网站毛宁表示,中方支持一切有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我们期待或者希望各方能够达成一个公正持久、能够为各方接受的解决方案。中方也
-
- 全球前瞻|王毅今起访问俄罗斯,特朗普4月2日开征对等关税
- 实时讯息
2025-03-31 11:00:03
-
本周3月31日至4月6日:据外交部网站消息,应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邀请,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对俄罗斯进行正式访问。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3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签署行政令,宣布对所有进口汽车征收25%关税。相关措施将于4月2日生效。此前,特朗普3月4日在国
-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答记者问
- 实时讯息
2025-03-04 13:00:03
-
3月4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将10家美国企业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答记者问。问:此次,中方再次启用“不可靠实体清单”对10家涉台军售企业实施制裁,请问有何考虑?答:近年来,特科姆公司、摇杆舵公司等10家公司不顾中方强烈反对,或参与对台军售,或与台开展所谓军事技术合作,严重损害中国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
- 美国宣布“最终措施”,中方回应!
- 实时讯息
2025-04-19 09:00:04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对我海事、物流和造船等领域宣布最终措施答记者问有记者问: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请问商务部有何回应?答:中方注意到,美东时间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宣布对中国海事、物流和造船领域301调查的最终措施。一年多来,中方针
-
- 商务部:加拿大损害中国企业正当合法权益 中方坚决反对
- 实时讯息
2025-03-08 09:00:03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中方公布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结果并采取征税措施答记者问。问:我们注意到,3月8日中方公布对加拿大反歧视调查结果并宣布将采取征税措施。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答:加方不顾中方多次反对和劝阻,未经调查,对自华进口的相关电动车辆、钢铁和铝等产品采取单边限制措施,破坏中加经贸关系,中方对此强
-
- 美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商务部回应
- 实时讯息
2025-03-26 22:00:03
-
有记者问:美东时间3月25日,美商务部宣布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请问中方对此有何评论?答:中方注意到有关情况。美国持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将多家中国实体列入出口管制“实体清单”,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此举意在打压遏制他国实体,剥夺他国发展权利,将严重损害相关实体合法
-
- 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商务部回应
- 实时讯息
2025-04-09 19:00:04
-
4月9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答记者问。问:据悉,美方发布TikTok延期行政令,延期75天,暂不实施美相关法律。请问商务部有何评论。答:中方注意到相关情况。中方重申,中国政府一贯尊重和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反对无视市场经济规律、强取豪
-
- 反制美对华加征关税,大陆为何制裁十家“不知名”对台军售美企?
- 实时讯息
2025-03-06 07:00:03
-
中新网3月6日电(燕新台)美国政府日前宣布以芬太尼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进一步加征10%关税。商务部等多部门4日发布多项对美反制措施。其中,商务部发布公告,依法将特科姆公司(TCOM,Limited Partnership)、摇杆舵公司(Stick Rudder Enterprises LLC)、特
-
- 国防部:奉劝菲方放弃徒劳的冒险挑衅
- 实时讯息
2025-03-14 15:00:03
-
新京报讯 3月14日下午,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张晓刚大校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记者:据报道,菲律宾防长称,中国在争议海域咄咄逼人的“侵略行为”是菲国家安全的最大威胁,菲将与安全盟友携手反制中方任何“侵略企图”,并采取措施对抗中国在南海设立防空区或限制飞行自由的任何企图。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张晓刚:
-
- 外交部:外资企业与中国发展相互成就 更将共赢未来
- 实时讯息
2025-03-31 17:00:03
-
新华社北京3月31日电(记者刘杨、董雪)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31日表示,中国是国际企业投资兴业的沃土,欢迎更多外资企业深耕中国市场,共享发展机遇,共创美好未来。当日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问:我们注意到,习近平主席上周会见了国际工商界代表,引发外界高度关注和热议。外资企业负责人接连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