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呼和浩特又出新规:三孩及以上孩子入学可在全市自由择校
- 实时讯息
2025-03-18 10:00:03
-
本报讯(记者 李玉波)近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连续发布人口新政,旨在促进人口集聚、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引发网友广泛关注。为了让广大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相关教育政策,该市相关部门近日出台了一系列实施细则,涵盖入学、转学等多个方面,力求为每一位孩子提供更优质、公平的教育机会。在义务教育入学政策上,新政亮点
-
- 最高法回应: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学校一定担责吗?
- 实时讯息
2025-04-24 08:00:04
-
原标题: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回应社会关注热点未成年人在校受伤,学校一定担责吗?(法治聚焦)编者按:未成年人保护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学校保护是重要一环。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和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管理行为,学校未尽到对在校未成年人教育管理和安全保护职责的,也要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老师对学生教育惩
-
- 姚明提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多名代表委员热议:让青少年远离智能手机和网游
- 实时讯息
2025-03-09 12:00:03
-
极目新闻记者 袁超一“我们不得不关注手机等电子产品对青少年健康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姚明建议,动员未成年人开展“息屏24小时”行动,并呼吁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对该行动予以支持。相关话题很快登上热搜,引发广泛共鸣,再次唤起社会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讨论及思考。关于未成年人如何使用
-
- 家长秒变“中学生”!长寿中学开放周上演沉浸式教育体验
- 实时讯息
2025-03-31 14:00:03
-
人人长寿客户端 “哇!现在英语课全程用英语交流,孩子们一点儿都不怯场!”“这实验室和实验设备看上去挺先进哟!” 3月25日至28日,长寿中学举办以 “家校同心展新篇,五育融合绘锦程” 为主题的家长开放周活动,500余名初高中学生家长分批次参与其中,沉浸式体验了一把校园生活。“How many maj
-
- 9岁男孩点鞭炮烧车家长被判赔偿 案件始末公布
- 实时讯息
2025-03-18 20:00:03
-
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的甄先生停在路边的汽车突然起火,车辆受损严重,然而理赔时却被保险公司拒绝,因为保险公司认为,车辆起火原因很可能是一个9岁小男孩乱扔鞭炮造成的,不属于保险的保障范畴。随后车主甄先生找到了男孩家长,要求赔偿车辆损失,双方协商未果后,车主甄先生将男孩家长告上了法庭。路边车辆起火 疑似9
-
- 家长成食堂“合伙人”!湖滨区校园餐管理新模式火出圈
- 实时讯息
2025-04-25 14:00:04
-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小萍 通讯员 李博 吴若雨家长们系上围裙走进后厨,从曾经的校园餐“旁观者”,变成如今的“掌勺人”和“把关者”……时下,湖滨区为守护学生“舌尖上的安全”,创新推行校园餐“家长帮厨制”,家校携手为孩子们打造安全、营养、暖心的校园餐,书写着一个个温暖而生动的育人故事。4月23日早上,
-
- 郑州市树人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召开膳食委员会现场工作会议
- 实时讯息
2025-03-09 21:00:03
-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马岩/文图春日的阳光透过食堂洁净的玻璃窗,营造出温馨的氛围。2025年3月7日下午,郑州市树人外国语学校附属小学膳食委员会现场工作会议在学校餐厅举行。侯寨街道滨河社区张亚男书记、学校膳食委员会成员、家委会代表、师生代表以及餐厅负责人等20余人围坐在餐桌旁,共同展开了一场
-
- 家校深度互动!黄金谷学校举行“校园开放月”活动
- 实时讯息
2025-04-01 18:00:04
-
为积极展示学校多方面成果,促进家校沟通与教育合力凝聚,3月31日,济南高新区黄金谷学校启动为期一个月的“校园开放月”活动,诚邀家长走进校园,体验有温度、有品质的教育。学校提前精心规划,在教学楼、图书室、体育馆、餐厅、家长签到处等师生学习生活场所,均设置党员志愿服务岗。党员教师以身作则,清晨便到校迎接
-
- 长沙一幼儿园的萌娃们消防演练很“专业”,被救援专家现场点赞!
- 实时讯息
2025-03-19 22:00:03
-
2025年3月19日,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凌云府幼儿园联合湖南省紧急救援协会成功举办了“大手牵小手”消防主题亲子活动。此次活动通过实景演练、亲子协作和家长讲座三大模块,组织全园400余名师生及家长参与沉浸式消防培训,实现了安全教育覆盖率100%,获得了家长的一致好评。活动从上午9时开始,以“消防小战士
-
- 不少人“被确诊”!NPD、ADHD到底是个啥?
- 实时讯息
2025-03-14 00:00:03
-
“NPD有六大特征,遇到了赶紧跑”“有的孩子看着正常,其实是ADHD,快来测一测”……近期,以在线“诊断”NPD(自恋型人格障碍)、ADHD(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为标题的视频在网络上大量传播,不少人“被确诊”。这样的在线“诊断”是否靠谱、可信?“新华视点”记者进行了调查。“对号入座”即可识人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