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15回头看 | 屡次带货翻车的辛巴直播间,“靠谱”“可靠”仍是粉丝评论高频词
- 实时讯息
2025-03-15 20:00:03
-
红星资本局注意到,2025年3月5日早上6点,主播辛巴(账号为“辛有志 辛巴 818”)发布了封面图为“辛巴回来了”的视频,截至当日下午17点半,该条视频点赞量有10万,评论量有1.7万。在高赞评论里,“可靠”“靠谱”是高频词汇。红星资本局注意到,辛巴和辛选曾因“假燕窝”事件被网友质疑,近期又发生了
-
- 106短信平台是垃圾短信最大发送源头,上海消保委:运营商将改进规范
- 实时讯息
2025-03-13 16:00:03
-
据“上海市消保委”消息,近年来,106短信平台已成为垃圾短信的主要发送源头,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数据显示,76%的消费者表示经常收到以“106”开头的垃圾短信。这些短信内容繁杂且存在假冒或混淆签名,设置消费陷阱等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例如部分短信假冒银行,知名商家等名义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近日
-
- 女装尺码“缩水”,畸形审美要改正|时评
- 实时讯息
2025-04-14 18:00:04
-
近日,“女装何时能回归正常审美”话题登上热搜。上衣越来越短、裙子越来越瘦、裤子越来越长,90斤的女生只能穿L码……记者调查发现,很多商家故意把衣服做小,其实是采取了一种“虚荣尺码”的营销策略,它迎合了畸形审美的心理。(4月14日九派新闻)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女装市场的流行趋势逐渐偏向极端化设计,
-
- 啄木鸟公司毛利率连续3年高达80%以上,堪称“精简高效”的盈利机器!
- 实时讯息
2025-03-17 10:00:03
-
3月15日,2025年央视315晚会曝光一系列行业乱象。其中点名,啄木鸟家庭维修平台无病乱修、小病大修、乱收费,坑骗消费者。当日晚,啄木鸟发布道歉声明。16日凌晨,啄木鸟再回应被315晚会点名称,全体管理层决定:放弃公关。声明称,这件事没有公关可做,没有任何解释可以让一切回到过去。公司将每天发布一条
-
- 天星数科以数字科技为驱动服务企业实体和消费者获好评
- 实时讯息
2025-03-13 16:00:03
-
当前数字化与智能化正全方位渗透进消费与实体经济的各个角落,成为创新商业模式、提升生产效率、释放内需的重要力量。作为小米旗下品牌,天星数科聚焦聚力运用数字科技,服务产业中实体企业的金融需求,服务金融机构的转型升级以及服务个人消费者。实体经济是我国经济的立身之本,在服务经济实体方面,天星数科坚持运用数字
-
- 办卡充钱有7日无理由退款权利 预付式消费最新制度
- 实时讯息
2025-03-14 18:00:03
-
司法解释明确,消费者自付款之日起七日内有权请求经营者返还预付款本金,解决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规制过度劝诱、欺诈营销行为,引导经营者通过提高商品和服务质量来吸引消费者。同时,为防止消费者滥用无理由退款权利,司法解释规定:七日无理由退款的条件是消费者在订立合同时未“获得过相同商品或服务”。
-
- 供给提质、场景拓展、维权保障,佛山消费者满意度位列全国第二
- 实时讯息
2025-03-15 20:00:03
-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赵晓晨 实习生侯若琳 佛山报道日前,佛山举办2025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宣传活动,围绕进一步优化消费环境、扩大放心消费环境建设和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影响力进行了一系列成果展示、经验分享。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现场获悉,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4年100个城市消费者满意度
-
- 国家医保局:药物服用完毕后,建议撕毁空药盒上的追溯码
- 实时讯息
2025-04-02 13:00:04
-
北京日报客户端 4月2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医保购药安全提醒:消费者购药时请扫码验码,防范“回流药”风险;使用后建议销毁药盒追溯码,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国家医保局介绍,追溯码是药品的唯一身份标识,消费者购药时应确保药品包装上有完整可识别的追溯码,拒绝购买无码或追溯码被损毁的药品。目前,我国医保定点药店超
-
- 提升消费者金融权益保护意识,省内金融机构开展“3·15”活动
- 实时讯息
2025-03-15 21:00:03
-
湖南日报3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炜信 通讯员 柏牧)近日,省内金融机构密集开展“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活动,给金融消费者送出线上线下全方位的金融消费“指南”。3月14日上午9点,长沙市德政园社区党群活动中心就聚满了参加活动的社区居民。平安人寿湖南分公司总经理陈宏有介绍,为服务好社区老年人,
-
- 餐厅挂的“必吃榜”竟是假牌子,信任呢?
- 实时讯息
2025-03-18 14:00:03
-
按照“必吃榜”选餐厅却踩雷了?近日,央视报道了上海普陀警方侦办的一起关于假冒必吃榜牌子的案件,引发网友关注。案件的起因是,一位居民慕名来到一家挂着某平台必吃榜牌子的餐厅吃饭,却发现菜品和服务均不及预期。他在相关平台并未找到这家餐厅,于是怀疑该店内牌匾系假冒。经警方核实,这家餐厅的确悬挂了假冒必吃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