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花淬炼二十八载 匠心铸就时代荣光——记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征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7 08:00:00
2024年度太原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征,以28年如一日的执着,将自己的青春与热血浇筑进炼钢事业的每一寸肌理。从AOD炉主操到作业长,他扎根生产最前沿,在安全环保的防线前寸步不让,在技术创新的浪潮中勇立潮头,用智慧与汗水谱写着新时代产业工人的奋斗华章。
筑牢环保“安全堤”
走进李征负责的炉座,标准化的操作流程、醒目的安全标语、干净整洁的作业环境,无不彰显着这里的严谨与规范。在李征看来,安全环保是炼钢生产的根基。
为创建安全、环保双优炉座,李征主导编制了一套详细的标准化作业手册。从设备点检到操作流程,从应急处置到环境维护,手册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规范。他还组织开展“安全微课堂”,让组员们轮流分享安全经验和事故案例,通过“现身说法”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识。在环保方面,他定期组织环保知识培训,带领组员学习最新的环保政策和技术。
2024年,李征带领团队开展了一场“安全环保攻坚战”。他们对炉座进行了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大到设备运行,小到线路铺设,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通过一系列扎实有效的工作,2024年全年炉座实现安全、环保“零事故”,李征团队成为厂里安全环保工作的标杆。
勇闯技术“深水区”
炼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创新的艺术。在李征眼里,生产中的每一个难题都是一次创新的契机。多年来,他始终保持着对技术的敏锐洞察力和探索精神,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2024年,AOD生产效率提升成为厂里的重点攻关项目。李征主动请缨,带领团队成立了专项攻关小组。他们日夜泡在生产现场,观察设备运行状态,记录生产数据,分析影响效率的因素。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调整,李征提出以AOD为中心的生产组织模式,实现了各工序之间的高效协同。通过这一创新,AOD冶时从98.5分钟降低到89.6分钟,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在高硅工艺生产中,李征同样展现出卓越的技术创新能力。他对高硅工艺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对不同入炉条件、物料成分、加料量操作下的脱Si吹氧量进行反复试验,总结出一套精准的控制方法,最终成功将高硅工艺前期脱Si稳定控制在0.2%~ 0.4%,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的喷溅问题,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精耕成本“责任田”
在李征这里,“降本增效”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他始终将成本管控贯穿于生产的全过程。
他带领团队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成本进行细致分析,找出了成本高的关键环节。在合金加料环节,他指导AOD主控稳定控制304、316系钢种出钢Cr、Ni、Mo值,并降低合金成本。在高硅生产工艺中,他通过优化工艺,将喷溅发生率大幅降低,减少了金属损失。
通过一系列精细化的成本管控措施,李征所在的炉座年降本贡献超过800万元,为企业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甘做育人“铺路石”
作为作业长,李征深知团队建设的重要性。他常说:“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团队强大了,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在日常工作中,他不仅是工作上的带头人,更是团队成员的良师益友。
在人才培养方面,李征制定“一对一”帮扶机制,为新员工配备经验丰富的师傅,帮助他们快速成长。他还定期组织技能培训和技术比武,为员工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在他的悉心培养下,团队涌现出一批批技术骨干,连续3年获得太钢集团安全先进班组、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班组等荣誉。
28载炼钢岁月,李征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和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他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炼钢一线的前行道路;他更像一颗火种,点燃了无数劳动者的奋斗激情。在新时代的征程中,李征将继续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在炼钢事业中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为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产业报国梦想贡献力量。
太原日报 记者 阎轶洁 李晋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