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呼和浩特:用烟火日常写就文旅招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0:24:00    

2025年5月19日,第15个中国旅游日如约而至,以 “锦绣山河,美好旅程” 为主题,奏响了全国旅游发展的新乐章。呼和浩特在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旅游区举办“5・19 中国旅游日” 系列文旅活动开幕式,为这座城市的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回顾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呼和浩特累计接待国内游客303.17万人次,较2024年同比增长14.46%;累计旅游总花费22.13亿元,较2024年同比增长10.09%。央视十三套《朝闻天下》还报道,“五一”假期前3天,河北、江苏等地游客成为内蒙古自治区客源主力,呼和浩特与包头、鄂尔多斯、赤峰等地成为游客出行的热门之选。



呼和浩特“热力值”为何会飙升?


原因藏在“宠粉”的招数里,也藏在那些不断更新的美好之中。


就拿这几天“走红的花墙”来说,人们站在花墙下打卡,把踮脚绣花的身影定格成为抖音热门模板,让每一个普通人在其中都能找到“市民即创作者”的参与感,让城市景观从“政府作品”变成了“全民共创”,满足了市民情绪价值,也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别小看这两处看似寻常的市政工程,它们没有A级景区的光环,不靠大手笔营销造势,却在钢筋森林里编织出触手可及的浪漫。把斑驳的围墙变成彩绘花墙,让生硬的河岸护栏化作花艺展廊。这种“微改造”看似轻巧,实则是用“绣花功夫”重构城市表情,让市政设施从功能性存在升华为情感性空间,增加了城市的粘性,也提升了城市的温度。



事实上,这几年在呼和浩特这样可感可知的美好还打造了很多,例如宽巷子、大黑河郊野花园等等,这种打破“景区与非景区”的边界,“主客共享”“文旅即生活”的模式,让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极大提升,也让游客在买奶茶的路上完成了对城市气质的阅读,在体验中收获旅游的最大价值。



城市最好的光,藏在市民的眼睛里。或许我们还可以激活社区能量,深挖传统文化之美,让历史之美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交融,让市民决定街角景观主题,让市民成为美好生活的生产者,让城市成为真正的情感共同体,让幸福生活成为文旅最大的招牌。



来源 | 青橙融媒

相关文章
九三学社宁夏回族自治区委会关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此心安处是吾乡 呼和浩特:用烟火日常写就文旅招牌 石溪村的16年跌宕 广州海珠西最大旧改迎来破局时刻 我国城市规划“全面体检”套餐出台 一游客因高反身亡,专家建议:高海拔旅行每天升幅别超五百米 好“运”有我 文明有礼 定制公交运营服务平台上线 上海开启公交全民定制化服务 清流:打造特色游,解锁文体旅流量密码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