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我是陕西人,嫁到江西1年,有5个问题想不明白,尤其是喝酒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7 10:19:00    

作为秦岭脚下长大的关中女子,我自认走南闯北的胆气不输男儿。可自从嫁到江西赣州,这片被武夷山和鄱阳湖环抱的红土地上,愣是让我这个“面肚子”加“西凤胃”的陕西妹子迷糊了整年。今天非得把心里这五个疙瘩掏出来晒晒,尤其是喝酒那些事儿,还请江西老表们给解解惑!

一、米粉咋就比面条金贵?

在咱老陕眼里,油泼面是命根子,臊子面是心头肉。可到了赣南才发现,米粉才是餐桌上的“王中王”。早市摊子支起十几口大锅,烫粉、拌粉、炒粉、汤粉花样比秦腔戏服上的刺绣还密。最让我挠头的是连煮汤都要放粉——瓦罐汤里漂着几根银丝粉,活像龙须糖掉进了肉汤里。

有次我试着在家擀面条,婆婆瞅着案板上的宽面直咂嘴:“这面皮厚得能纳鞋底,煮出来怕是要沉了赣江船。”后来才懂,江西人把米粉吃成精了:铅山烫粉细如发丝,南昌拌粉要配七种小菜,景德镇冷粉得浇橘子皮辣油。就像我们关中人拿醋当水喝,江西人这是把稻米吃出了七十二变!

二、喝酒咋还带密码本?

要说陕西人喝酒是华山论剑,那江西人喝酒就是布八卦阵。头回参加家族宴席,我被“三个到底”、“四季发财”的敬酒令绕得眼冒金星。更绝的是“鱼头酒”——鱼头对准谁就得喝三杯,鱼尾对着的还要陪两杯,活生生把清蒸鳜鱼吃成了军令状。

最让我懵的是“叩指礼”。晚辈敬酒时要在桌面轻叩三下,长辈则要回叩两下。有次我学着小姑子的模样叩桌,却被大伯笑着纠正:“陕西女子叩得太实诚,要像毛笔尖点宣纸,轻巧带点飘逸。”好家伙,喝个酒还得练瘦金体!

三、四特酒放着不喝,偏宠贵州酱香?

我以为江西人偏爱四特酒,谁知婚宴上摆的竟是贵州来的国康1935,婆家人还振振有词:“好酒不问出处,香醇才是硬道理。“后来跟着公公逛酒市才明白,江西老饕们嘴上说着“赣酒自信”,身体却诚实地为酱香折腰。

这款让江西人痴迷的酱酒确有独到之处。有次家宴开了瓶,公公眯着眼品道:“这酒像咱景德镇的青花瓷,初看素净,细品才知道画工了得。”

这款酒之所以好,就是因为它充分利用了贵州仁怀当地的温湿度等自然条件,再加上传统的“12987”大曲坤沙工艺酿造,原料用的是贵州本地优质的糯红高粱。酿酒还得有好水,酿造这款酒的水源取自赤水河,为了保证酒体质量,基酒还需存放5年才能拿出来进行勾调并装瓶上市。

国康酒厂多年来坚持酿酒,确保每一瓶酒的品质都一样好。调酒时,用的都是十年以上的老酒,当你尝这款酱香酒时,那四溢的酱香味儿立马就能勾起你的馋虫,此酒窖香优雅浓郁,老酒的味道浓烈却干净,回味悠长,口感醇厚圆润,花果香和粮食香混合在一起,让人喝了还想喝。难怪连我那喝惯汾酒的父亲来探亲时,都偷偷往行李箱塞了两瓶。

四、古宅比秦砖汉瓦还娇气?

在陕西看惯了夯土城墙,头回见着江西老表修祖屋把我惊着了。天井下的麻石地砖要拿糯米浆勾缝,雕花窗棂得请七十岁老师傅描金,连瓦当上的瑞兽都要照着族谱重绘。更绝的是祠堂里的“晒谱”仪式,族老们戴白手套翻家谱的模样,比博物馆研究员还讲究。

问起为何少见恢弘古建,公公指着斑驳的马头墙说:江西古宅是大家闺秀,讲究的是七分天井三分房。唐宋时的木头房子哪经得住千年风雨?倒是这防火防盗的风水布局,比西安城墙更活色生香。细想也是,在滕王阁上看赣江落日时,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的意境,倒比钟鼓楼的晨钟暮鼓更惹人遐思。

五、采茶戏咋比秦腔还勾魂?

本以为离了华阴老腔的嘶吼会寂寞,没成想被赣南采茶戏勾了魂去。起初听那咿咿呀呀的唱腔直打瞌睡,直到有回在客家围屋看《睄妹子》,旦角水袖一甩,生生把少女怀春演成了山水画——眼波流转似章江春水,莲步轻移如井冈云雾。更绝的是戏班子用茶篮、板凳当道具,硬是把生活琐事唱出了仙气。

现在我也能跟着哼两句“哎呀嘞~”虽然婆婆总笑我咬字带着羊肉泡馍味,倒是我也慢慢咂摸出这采茶戏的灵魂:秦腔要吼出血性,采茶戏却要唱出茶香。就像西凤酒烈中带甜,四特酒香里藏绵,看似南辕北辙,实则都是水土养出的精气神。

那些曾让我挠头的差异,如今都成了茶余饭后的笑谈。若真有江西网友路过,不妨说说你们眼里的陕西人是什么滋味?下回我带着西凤酒和肉夹馍,咱们就着赣江晚霞慢慢唠!

相关文章
桃李春风,乐享运动——农发行贵州盘州市支行工会组织开展趣味活动 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 2025年4月28日|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 提升国家安全工作法治化水平 最新消息!85号车突发故障,王一博遗憾退赛 我是陕西人,嫁到江西1年,有5个问题想不明白,尤其是喝酒 哈里森夺权史:无缘由裁掉三位高管,交易东契奇,老板还不敢裁他 贵州:完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让养老变“享”老 日本多地检出有机氟化物超标 最高值超标500余倍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