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全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 “国能黄海1号”开始水下联调测试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6 10:33:00    

7月20日,射阳龙源海上牧场“国能黄海1号”项目正式启动水下联调测试工作。作为全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其水下联调测试标志着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在海洋经济多元化发展中迈出关键一步,为全省海洋牧场建设树立了新标杆。

海洋牧场作为现代化海洋渔业生产方式,既能实现渔业资源增殖养护,又能与新能源开发等产业结合,实现海洋空间高效利用。在国家能源转型与海洋资源综合利用大背景下,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公司自主研发,由江苏海力风电设备科技有限公司组织实施的行业首个海上风电海缆综合探测平台——“国能黄海1号”项目应运而生。“国能黄海1号”所在的射阳海上风电场,资源条件得天独厚。该风电场区中心离岸约65公里,涵盖H3#、H4#、H5#三个风电场区,总涉海面积148.88平方千米。场区115米高度年平均风速达每秒7.8米,平均风功率密度每平方米515瓦,年平均可利用小时数超3300小时,风能资源优渥,为海上风电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风光渔一体化模式的融入,让这片海域的资源潜力得到了进一步挖掘与释放。

风光渔一体化模式巧妙融合风力发电、光伏发电与渔业养殖:风力发电机将海风转化为清洁电能,光伏板在阳光下持续产生电力,水下养殖设施中海洋生物茁壮成长。这种模式实现了资源高效利用,在同一片海域可同时收获能源与渔业产品,大幅提升海洋经济产出效益。从生态角度看,海上风电桩基能为鱼类、贝类、藻类等提供栖息和产卵场所,吸引海鸟等猎捕型生物,助力构建复杂稳定的海洋生态食物链,促进海洋生态修复与保护,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

此次“国能黄海1号”开展水下联调测试,是对这一创新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全面检验。“国能黄海1号”总长53米,宽24米,养殖水体不小于1万立方米,首次采用半潜式钢构网箱设计与在运海上风电机组深度融合。水下联调测试将对养殖网箱的稳定性、水下监测设备的准确性、电力传输系统与养殖设备的协同运作能力等各项技术指标进行严格测试。“国能黄海1号”项目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运维技术迈入全新发展阶段。(撰稿丨张长虎 张学法)

相关文章
男子潜水被困水下溶洞5天5夜后奇迹生还,知情人士回应 全省首座风光渔一体化半潜式海洋牧场 “国能黄海1号”开始水下联调测试 看!澎湃的海洋经济新动能 印尼在水下发现疑似沉船残骸 将进一步检查确认 迅速响应 利剑出击 连云港市清理违规渔具地笼网48条 史诗级更新!微信聊天记录备份功能将优化,网友:盼了好久 观澜新闻 | 甘肃省今年计划招聘2261名特岗教师 理论周刊 | 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山东如何“先行”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