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民艺小工坊”走进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30 16:46:00
4月29日,成都市锦西外国语实验小学木龙湾分校举行体育文化节,同步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民艺小工坊”文化传承活动。在活动中,川剧变脸、绳编、布贴画、羌绣等民间文艺技艺,为千余名师生及家长送来了一场“可看、可玩、可学”的优秀传统文化盛宴。
川剧变脸 震撼童心

舞台中央,川剧传承人熊劲老师身着五彩戏袍,手持折扇,甩袖转身间,脸谱瞬间从红脸关公变为黑脸张飞。掌声还未停,又见熊老师深吸一口气,随之一条炙热的火龙从他口中喷涌而出。这一幕幕惊艳的开场重戏,引得全场沸腾,惊赞不绝。
匠心承情 与艺共舞
绳编、布贴画、羌绣来到同学们的身边,童心与精湛的民间工艺零距离接触。

绳编区:中国民协会员、绳编省级传承人杨文艺老师手把手教学生编织“吉祥结”,在拉紧、绕圈、打结中,一根根彩绳化作形态各异、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布贴画区:四川省民协会员、布贴画艺术家徐尧老师指导同学们用碎布拼贴出不同颜色的小鸟。徐老师娓娓道来:“布贴画的魅力之一,就是从无序中建立有序,通过筛选与重构,让简单的材料,在技艺与思想的碰撞中,焕发出蓬勃的艺术生命力。”

羌绣区:羌绣传承人乔熙老师身着传统服饰,向同学们展示着“云纹”“羊角花”等羌绣纹样。这些图案是羌族的文字,记录着羌族的历史。同学们在乔老师的指导下,手握绣绷,小心翼翼地穿针引线。一张张稚嫩的脸庞上,满是对民间艺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赞叹与崇敬。
深度链接 双向奔赴


民间艺术不应囿于橱窗,它更该通过活态的传承来滋养出蓬勃的生命力。“民艺小工坊”在文脉赋能教育、文化滋养人心的道路上积极求索,民间文艺走进校园,与教育方式深度融合创新,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民间文艺的魅力,从而提升文化自信,达成“以体强身、以艺化人”的目标。在践行全民美育、播撒艺术火种的同时,也让中华优秀民间艺术在校园里、在同学们的心中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