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两会时评|感受“可敬的不变”与“可喜的变”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12 07:02:00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曹茜茜

3月10日上午,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闭幕;3月11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至此,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这些天来,全国两会上有许多可敬的不变,也有不少可喜的变化。不论是变还是不变,都让人感受到党心与民心的共振,政声与民意的呼应。

不变,体现在“以民之所望为施政所向”的理念。细细翻阅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等内容占据的篇幅大。“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这些两会热词、热句,既包含了解决急难愁盼问题的“及时雨”,又内蕴着谋划长远发展的“指南针”。“国家账本”的一笔一划,朴素回答了“发展为了谁”这个根本问题。

变化,首先体现在两会话题的含“科”量。一位科技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观察到,去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人工智能+”,当时还有很多代表委员问ChatGPT怎么用。而在今年,不少省份的媒体已经带着机器人“搭子”为两会报道赋能。除此之外,从深耕通信、半导体、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等新兴领域的企业家们越来越多地走到台前,到具身智能、6G、瞪羚企业等热词鲜活跳跃,科技话题激荡起的浪花,增强了人们竞逐科技新浪潮的志气、锐气和底气。

变化,还体现在网络这个“第二会场”愈加活跃。早在全国两会开幕之前,人民网就推出“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让民意搭乘网络的“直通车”驶向会场。全国两会期间,从“国家喊你减肥”登上热搜,到“国民海总”意外出圈,再到“年轻女性不要放弃学习和工作”引发热议……网友们频频参与两会话题讨论。他们通过一条条留言,为国家发展建言献策,将“键对键”的交流深化为“心贴心”的共鸣。

变化标注着进步,细节蕴含着深意。这场春天的盛会真切地告诉我们:纵然世界发展充满着不确定性,但两会上每一次深刻的对话、每一个铿锵的足迹,终将一笔一笔勾勒出民生向暖、发展向前、万物向新的壮阔图景。

相关文章
征集视频10265部,话题总播放量超3.8亿次 “新视界新南阳”第八期评选结果揭晓 向世界展示四川考古遗址保护成果 世界遗产大会上三星堆等保护案例引关注 国家卫健委正式叫停! 报道称一些国家与中国商谈武器采购计划,国防部回应 国家网信办曝光一批典型案例 整治涉企网络“黑嘴” 黑龙江省2025年招生计划更正通知 发掘文化价值,弘扬民族精神——走进山海关中国长城博物馆 广州“枢纽之城”再升级,国家物流枢纽“四型”齐备意味着什么?丨记者观察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