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实现“双赢”,解码自贸港封关机遇下的协同逻辑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6 14:59:00    

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被视为今年资本市场的一个重要事件,而航空机场和旅游零售业将有望直接受益于自贸港建设带来的经济活动往来增加。

被称为“海南自贸港建设者”排头兵的海南机场设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南机场”,600515.SH),近日在资本市场也有新动作。

2025年4月30日,海南机场发布公告,提出以23.39亿元的价格收购海南美兰国际空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兰空港”,00357.HK)2.375亿股,约占总股份的50.19%。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机场将继续对美兰空港发起全面要约收购,全面要约后拟继续维持美兰空港的上市地位。

海南机场若成功并表美兰空港,将有利于整合双方核心资产,优化航空资源调配,实现机场主业做大做强,甚至重塑海南甚至整个中国的机场产业格局。而在自贸港封关机遇下,海南机场将借此良机为海南提供更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打造自贸港航空区域门户枢纽,以“机场+免税+临空经济”的新发展生态为投资者提供更为丰厚的回报。

聚焦机场主业 发挥协同效应实现双赢

穿透股权结构可以发现,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均属于海南省发展控股有限公司旗下。此前,二者业务高度协同却各自为政,造成资源分散。

海南机场前身为海航基础,主营机场管理、免税商业及临空地产,旗下管理11家机场(海南4家,岛外7家)。而美兰空港作为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运营主体,是海南航空客流与免税业务的核心载体,2024年美兰机场旅客吞吐量全国排名第19位。(数据来源:中国民用航空局网络公开数据)

公告显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南机场及全资子公司合计持有美兰空港至少50.19%股份,公司将成为美兰空港的控股股东。这一战略性举措不仅标志着海南机场的集团化运营格局深化,更彰显了公司进一步把握自贸港封关运作机遇、聚焦机场主业发展的坚定决心。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美兰空港运输旅客吞吐量达2689万人次,同比增长10.5%,创通航以来历史最高纪录。海南机场控股美兰空港后,将实现对海南岛内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大机场的统筹运营,形成年旅客吞吐量超5000万人次的大型机场运营集团,为海南自贸港打造面向两洋航空区域门户枢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二者的并表,还有更多好处。一是海南可以增强自贸港基础设施控制力,在航空口岸封关运作中掌握更大话语权;二是海南国资系统可以借此提升国资证券化率,符合国企改革方向;三是双方消除关联交易,2025年海南机场与美兰空港预计关联交易达2000万元,合并后这部分成本可内部化。

并表后可以全面系统推进对各类机场现有资源的深度融合与高效配置,达成各类资源的集约式整合及精细化管理,以提高整体运营效率。

比如在航线规划上,能够进行统一协调,避免各机场之间的同质化竞争,优化运营流程。在物资采购等方面实现规模效应,降低运营成本。同时,在服务品质提升方面,可制定统一标准,加强人员培训,优化服务流程,为旅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服务体验,增强美兰空港在市场中的竞争力。

本次交易对于双方而言属于“共赢”。对于海南机场而言,也有助于进一步推动其“去地产化”进程。

据了解,海南机场已于2022年10月变更证券简称,但由于房地产业务收入占比较大,目前仍属于房地产业公司。自锚定机场主业以来,海南机场坚定不移推进“去地产化”工作,2024年完成了海口海航大厦、儋州3024亩农业发展观光用地等项目公司处置,通过加快存量项目散售、大宗交易、出售部分项目公司股权等多种方式逐步退出传统房地产业务。

按照海南机场、美兰空港披露的2024年度财务指标简单加总来看,海南机场的机场管理业务收入占比将超过60%,预计行业分类后续可由“房地产业”调整为“航空运输业”,公司“去地产化”步伐将再进一步加快,进一步聚焦机场主业战略转型。

而对于美兰空港而言,财务状况也将得到显著改善。根据公告,海南机场具备充足的财务资源,不仅能够完成股份转让协议的交割,还能满足全面接纳要约所需的资金。

这意味着,美兰空港在后续发展中,资金压力将得到有效缓解。一方面,稳定的资金流为美兰机场的基础设施建设、设备更新及后期维护提供了保障,如升级航站楼设施、购置先进的地勤设备等,提升机场的硬件水平,从而更好地满足旅客和各家航空公司的需求;另一方面,良好的财务状况有助于提升美兰空港的信用评级,在融资、对外合作等方面更具优势,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取资金,进一步推动机场的发展。

抢抓封关历史机遇 打造自贸港航空枢纽

根据海南省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底前封关运作是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关键性阶段目标。封关运作后,海南自贸港将采用“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的监管模式。

海南机场以信用管理和大数据分析为抓手,在确保“管得住”的基础上,实现旅客“一次申报,一次过检,一站通关”的目标,以实际行动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封关核心政策及项目落地。

规模跃升是此次交易最直接的收益。海南机场集团在2024 年下属11家机场的旅客吞吐量达到5458万人次,其中美兰机场2689.04万人次,收购美兰空港后,海南机场管理的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显著提升,这种量级的增长将立即提升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使其从区域性机场集团跃升为全国性重要航空枢纽运营商。

此外,此次交易完成后双方将在业务上形成互补,免税业务有望成为核心增长极。目前海南机场通过参股形式参与美兰机场免税店(持股49%)和海南海航中免(持股50%),但收益仅限于投资收益。并表后,日月广场与与机场免税形成“市内+离岛”的全场景覆盖,日月广场与美兰免税的联动可释放1+1>2效应。

而在机场业务、免税业务蓬勃发展的同时,海南机场和美兰空港还可以重点发展临空经济产业等多元化业务。

比如,海口美兰机场临空将打造成为海南自贸港飞机维修、低空经济、航空物流、科技研发、临空高端制造的港产融合示范区;三亚凤凰机场临空将打造成为跨境贸易、商贸会展、免税消费等新兴服务业态示范区。琼海博鳌机场临空将打造成为依托博鳌论坛会展经济以及通航产业为主的一站式服务基地。

未来,美兰空港可以借助海南机场的资源和经验,涉足航空金融、航空科技研发等新兴领域,开展飞机融资租赁业务,为航空公司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增加机场的收益来源;加强与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开展航空科技研发,推动机场运营技术的创新和升级。不断丰富机场的业务形态,提高其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目前,海南机场正积极加大境外航线开拓力度,2025年海南全省境外航线开通条数有望实现90条,国际旅客吞吐量达到240万人次,航线网络更加丰富,这将会持续吸引国内外总部企业入驻及开展业务,使得海南自贸港人流、物流、资金流进一步聚集。

通过岛内三家机场资源整合,海南机场将打造海南岛内“机场+免税”唯一流量入口,更大程度享受自贸港政策红利。后续可根据功能区位统筹管理划分海口美兰、三亚凤凰、琼海博鳌三家国际机场,实现三场差异化发展,发挥三场运营协同效应,助力海南自贸港打造面向两洋航空区域门户枢纽。

市值管理再落关键棋子 提升企业投资价值

站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节点回望,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远非简单的资本运作,更是区域经济战略的关键落子。

海南机场高度重视投资者回报,始终将市值管理视为发展的重要抓手。2024年12月,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市值管理制度》。2025年3月,控股股东海南机场集团通过1.54亿元增持公司4179.24万股份;2025年4月,公司时隔23年再次实施年度利润分红,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本次收购美兰空港控股权,既是公司及时回应资本市场关于岛内机场整合的预期,也是海南机场年度市值管理计划的核心举措。

中金公司近期研报也指出,受益于自贸港建设带来的经济发展,预期海南省机场客流量将稳步增长。预计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海南与全球的经济贸易往来将更加频繁,对外贸易和人员流动将更加便利,机场客流也将随之有较大幅的增长。

海南机场表示,机场运营管理是公司的主责主业,本次交易完成后,美兰空港将成为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控股子公司,公司营收规模和资产规模都将得到进一步扩大,有利于进一步聚焦公司机场主业,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同时实现海南自贸港区域内机场资源的统筹协同,把握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机遇期,更好地服务海南自贸港建设。

本文仅供参考,不作为投资建议。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文章
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实现“双赢”,解码自贸港封关机遇下的协同逻辑 68家上市厦企交出2024年“成绩单” 新坐标:已回购0.2716%股份 支付总金额约908.85万元 掘金水道商机,“威海造”游艇驶向深蓝 张小泉:股东拟减持公司不超1%股份 旅客遗失挎包,列车乘务员拾金不昧 伊朗公布新型弹道导弹,“萨德”无法拦截 以总理回应机场遭袭:将予以回应 正与美方协调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