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意大利机器人专家:中国科技领域进步巨大
- 实时讯息
2025-03-31 15:00:03
-
中国日报3月30日电(记者 张洁 闫星周 许嘉怡) 意大利机器人国家能力中心首席科学家保罗·达里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接受中国日报网采访时说,经过四十多年与中国的合作,他深切感受到中国在机器人及科技相关领域的显著进步。来源:中国日报网
-
- 中关村论坛聚焦AI:如何破解“双刃剑”?
- 实时讯息
2025-03-30 11:00:03
-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陈杭 王梦瑶)当前,人工智能(AI)正以指数级速度重塑技术范式、产业格局与人类生活方式。当未来AI走向千行百业、千家万户,如何兼顾发展与安全,实现技术可信、可持续?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外嘉宾聚焦AI,探讨其场景化应用与普惠化路径。随着科技进步和产
-
- 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新能源领域决赛收官
- 实时讯息
2025-02-28 21:00:02
-
新京报讯(记者陈琳)2月28日,第八届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大赛在中关村东城园“智慧紫金”路演中心进行新能源领域赛决赛,最终决出新能源领域赛决赛TOP10奖项。本次大赛由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主办,中关村高科技产业促进中心、中关村科技园区东城园管理委员会东城区科委、中关村前沿科技与产业服务联盟
-
- 智源研究院发布多项大模型成果 | 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
- 实时讯息
2025-04-01 08:00:04
-
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30日了解到,智源研究院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发布首个跨本体具身大小脑协作框架RoboOS与开源具身大脑RoboBrain,可实现跨场景多任务轻量化快速部署与跨本体协作。作为本届中关村论坛年会重大科技成果中的“北京重大开源成果”,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开源基座模型已经在多个应用发挥
-
- 计划投资近10亿元 河北发布107个创新应用场景
- 实时讯息
2025-03-30 13:00:03
-
新京报讯 据“河北省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消息,3月28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京津冀协同创新与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河北围绕八大重点产业发布107个创新应用场景。107个场景包括12个现代化钢铁产业场景,19个绿色化工产业场景,12个生物医药产业场景,7个电子信息产业场景,11个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
-
- 北京将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 稳步扩大辐射区范围
- 实时讯息
2025-03-14 20:00:03
-
中新社北京3月14日电 (记者 陈杭)北京14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做好2025年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提出北京将统筹推进农业中关村建设,加强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稳步扩大辐射区范围。2020年7月,北京首次提出打造农业中关村。2021年10月,中国农业农
-
- 强脑科技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共建脑机接口联合创新中心
- 实时讯息
2025-04-01 21:00:04
-
人民财讯4月1日电,在3月31日举办的中关村论坛脑机接口创新发展与应用论坛上,BrainCo强脑科技与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共同揭牌成立“脑机接口联合创新中心”,双方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推动脑机接口领域的科研攻关、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促进学术界与产业界的深度融合与协同发展。
-
- 通智大脑联盟成立:“大脑”与“身体”协同研发|关注2025中关村论坛
- 实时讯息
2025-03-30 21:00:03
-
3月29日,在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人工智能主题日专场论坛、2025“智领未来”北京人工智能系列活动“通用人工智能论坛”,在北京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的支持下,通研院积极链接具身机器人行业伙伴,将“通通”的技术优势,即人形机器人的“大脑”赋能到机器人本体上。联合乐聚、宇树等多家人形机器人公司共同发起
-
- 共促全球科技创新合作!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 实时讯息
2025-03-27 09:00:03
-
新华社 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3月27日开幕。今年论坛年会主题为“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设置了论坛会议、技术交易、成果发布、前沿大赛、配套活动5大板块、128场活动,涉及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嘉宾将共议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为全球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新启示。本届论坛年会将围绕AI大模型、
-
- 专访UNESCO代表夏泽翰:中国为实现联合国科学目标发挥重要作用
- 实时讯息
2025-03-30 22:00:03
-
中新社北京3月30日电 (苏婧欣 赵婧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东亚办事处代表夏泽翰30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上接受中新社专访时表示,中国在科技领域的成就、对创新和开放科学的重视以及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的举措,为推动实现联合国在科学领域的相关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2023年,联合国大会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