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庆一中学举行古典竞技运动会 千余名师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 实时讯息
2025-03-11 18:00:03
-
3月11日,位于重庆市北碚区的西大两江实验学校举行了2025年缤纷体育节之首届古典竞技运动会,千余名师生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当天,360名参赛学生身着汉服在投壶、射箭、捶丸、蹴鞠、踢毽子、武术(五禽戏)、滚铁环、高跷等十一项竞技项目中体验古典竞技运动,感受传统文化之美。据悉,此次活动本着现代与经典相
-
- 安宁街道首创社区 墨香沁社区 文化润人心
- 实时讯息
2025-04-24 03:00:04
-
【来源:榆次区人民政府_基层动态】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辖区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品质,近日,安宁街道首创社区联合辖区鼓舞韵艺术培训学校,在社区开展了书法公益课堂活动,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的踊跃参与,共同感受书法的魅力与传统文化的韵味。活动现场活动现场,书法老师先向居民们详细讲解书法的坐姿
-
- 瞭望 | “破次元”文化突破光彩熠熠
- 实时讯息
2025-03-12 15:00:03
-
技术的迭代更新,多元的题材与风格,文化符号的深入挖掘,美学风格的多样呈现,每一帧画面体现的不仅是创作者们对质量的死磕,更是他们对作品精品化的决心和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自带科技酷炫感的“二次元”文化,与历经岁月洗礼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烈碰撞,迸发出的奇幻想象和穿越时空的力量,正是文化传承流转千年的真实写
-
- “子曰”新声:当AI叩响千年文明之门
- 实时讯息
2025-05-23 07:00:05
-
① 体验皮影戏的孩子们。② 中学生在学习古筝。 ③ 教师在指导学生制作扎染。主办方供图 对于今天的孩子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什么价值?与人工智能(AI)相融合的课堂应该什么样?记者看到——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跨学科课上,北京市丰台区西罗园第五小学的王佳、张冬两位老师以“诗画互融、古今勾连”为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文化“根脉”
- 实时讯息
2025-03-19 10:00:03
-
作者:张国启(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黄嘉富(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内生性演化过程。科学理解“中国之制”,在于系统把握
-
- 融合共生:书写文化传承与科技创新的宜城篇章
- 实时讯息
2025-07-10 09:00:07
-
近日,宜城街道崇文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以“对话功勋,筑梦未来”为主题的“两弹一星”精神志愿宣讲活动正浸润着少年心灵:品读邓稼先、钱三强等元勋饱含家国深情的家书,亲手绘制承载“强国承诺”的纸火箭……“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二十四字箴言,如星火燎原,点燃了
-
- 致力“学术故宫”建设,故宫博物院公布第三期开放课题立项名单
- 实时讯息
2025-03-19 18:00:03
-
故宫博物院第三期开放课题立项新闻发布会3月18日在京举行。来自23家高校和文博单位的25项课题入选故宫博物院第三期开放课题项目,入选课题涵盖故宫藏品与中外历史文化科技的交流研究、明清宫廷档案的整理与研究、故宫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挖掘与阐释研究等11个研究方向。 故宫博物院第三期开放课题立项名单
-
- 《参考消息》整版刊发:“哪吒热”对中国文化“出海”的启示
- 实时讯息
2025-03-06 22:00:03
-
《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在海外产生广泛影响,票房屡创新高。由国家电影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的“跟着电影游中国”活动在全球各地举办了超100场宣推活动,在海外引发热烈反响。3月6日出版的《参考消息》整版刊发了《“哪吒热”对中国文化“出海”的启示》,全文如下:业内人士呼吁,深度挖掘中华优秀
-
- 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搏克比赛精彩开赛
- 实时讯息
2025-07-21 15:00:07
-
7月20日下午,内蒙古自治区第35届草原那达慕搏克比赛在锡林郭勒那达慕风情园精彩开赛。比赛现场,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的512名成年搏克手汇聚一堂,他们身着传统跤服,跳着鹰步列队上场、气势不凡。赛场上,搏克手面对面站立迅速进入相持状态,他们相互试探,双方不时运用捉、拉、扯、推、压、别、勾、踢等技巧,
-
- 山东城建职业学院依托场馆育人,打造建设类高职院校育人新范式
- 实时讯息
2025-04-08 12:00:04
-
通讯员 秦玉学、惠书岳近年来,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高度重视发挥场馆育人功能,集中办学资源和优势,创新构建“文化传承+专业教育+思政育人”三维融合育人模式,依托中国古建筑构件收藏馆、图书馆、校史馆等场馆群形成思政教育矩阵,打造出具有建筑类职教特色的育人新范式。学校“中国古建筑文化与营造技艺传承教育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