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发挥红色文化育人功能 提升立德树人实效
- 实时讯息
2025-05-06 04:00:05
-
党校图书和文化馆既是党校教育的延伸课堂,也是服务党员干部的重要窗口,更是红色文化传播的关键平台,在提升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图书和文化馆(以下简称“图书和文化馆”)全面实施“质量立馆、科技建馆、人才兴馆”战略,着力加强图书和文化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红色文化教育功
-
- 红旗街道兰丰社区:党课还能这样讲!红色展馆“搬”进党员课堂
- 实时讯息
2025-04-01 12:00:04
-
通讯员(张晨)近日,红旗街道兰丰社区党委特邀旅顺日俄监狱旧址博物馆(大连中华工学会旧址纪念馆)资深讲解员李雪老师,以《守望丰碑 薪火相传——辽宁“六地”红色印记主题展》为题,为辖区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通过深挖辽宁红色资源“富矿”,赓续精神血脉,凝聚奋进力量。党课中,李雪老师立足辽
-
- 一夜爆火的Manus,背后团队是什么来头
- 实时讯息
2025-03-09 08:00:03
-
“挤爆”服务器,团队正在抢修。 北京红色蝴蝶公司所在的epark海淀花园路社区。这次,一只来自北京的“蝴蝶”扇动翅膀,再次搅动了AI圈。3月6日,Manus一经官宣便走上巅峰,也被外界贴上多个标签——“首个真干活儿”的AI,“全球首个通用Agent”“不仅仅思考,还能交付成果”……作为国内AI团队推
-
- 贵阳幼高专携手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红色文化宣讲进校园活动
- 实时讯息
2025-05-20 14:00:05
-
为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推进国防教育,厚植青年学子爱国情怀,5月16日,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系联合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举办“传承红色基因,点燃青春之光”红色文化宣讲活动。贵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翟理红出席活动并致辞,贵阳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周以斌副局长等相关领导及学校30
-
- 肥西县: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文明新风
- 实时讯息
2025-04-01 18:00:04
-
【来源:中安在线】近日,肥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烈士陵园举行“踏寻红色足迹·践行文明誓言”清明文明实践行动,通过集体祭扫、红色教育、文明倡议等形式,引导青少年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倡导绿色文明的祭扫新风尚。活动由肥西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县文化馆承办,上派镇丽景小学、县工人文化宫
-
- 山东省嘉祥县发布大雾红色预警
- 实时讯息
2025-03-12 07:00:03
-
嘉祥县气象台2025年03月12日07时37分将大雾橙色预警信号升级为大雾红色预警信号:目前我县已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预计今天上午,我县全部镇街大雾天气仍将持续。请注意防范!(预警信息来源:国家预警信息发布中心)图例标准防御指南2小时内可能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的雾,或者已经出现能见度小于50米
-
- 【地方食闻】乐亭水蜜桃:红色故里的“甜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 实时讯息
2025-06-13 15:00:06
-
在渤海湾畔的河北省乐亭县,除了以皮皮虾、扇贝等海鲜闻名遐迩外,这里还孕育着另一种“甜蜜名片”——乐亭水蜜桃。作为李大钊同志的故乡,乐亭不仅承载着厚重的红色文化,更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打造出全国知名的水蜜桃产业。2001年,乐亭县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桃乡”,如今,水蜜桃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
-
- 清明祭英烈|丹东:和警察叔叔一起重走“出征路”
- 实时讯息
2025-04-04 19:00:04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清明时节,缅怀先烈。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丹东市实验小学、丹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等单位联合开展“重走出征路 ﻪ缅怀英烈精神 ﻪ传承红色基因”清明节主题活动。少先队员代表与移民警察代表共同前往鸭绿江断桥、鸭绿江浮桥遗址和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通过敬献鲜花、
-
- 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集团在行走中寄哀思感悟红色精神
- 实时讯息
2025-03-26 22:00:03
-
大象新闻记者 李书恒 通讯员 谭强/文图为深切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3 月 25 日下午,郑州市二七区兴华小学教育集团组织 12 个中队的少先队员和辅导员共计 600 余人,徒步前往郑州市烈士陵园开展 "童心寄哀思,薪火传未来" 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下午 2 时 30 分,师生们怀着崇敬心情从学
-
- 尖扎:教育绽放团结花
- 实时讯息
2025-06-23 08:00:06
-
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民族团结红军小学,以“红色基因+民族团结”为底色,走出了一条特色教育之路。校园内,红星雕塑与藏汉双语校训交相辉映,学生身着多彩民族服饰共唱国歌、共学党史。该校通过“红色课堂”“民族一家亲”研学、多民族文化节等活动,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教学日常,让藏、汉、回等多民族学生在互学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