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时讯息 >

“晋”潮涌动,山西文创“火”出圈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9 09:58:00    


暑期晋礼文创店消费者众多。


2024年,山西晚报精准抓住《黑神话:悟空》的热点,快速高质量打造了典藏版特刊《何以山西》这一火爆文创产品。

  这个暑期,一股来自山西的“晋”潮,正悄悄占领消费者的朋友圈和购物车:从让人会心一笑的“煤文化不可怕”系列,到与爆款游戏《黑神话:悟空》的梦幻联动,从山西博物院“镇馆之宝”鸟尊的雅致再现,到“浪浪山”IP的趣味衍生……山西文创“火”出了圈。

  文创产品不再是博物馆里遥不可及的老古董,而是摇身一变成了本地人和游客最潮的伴手礼和谈资。山西,正用这种最“in”的方式,通过文创这一新载体,向世界讲述一个古老而又现代的山西故事。

  “土特产”到“潮玩”,山西礼物令人上头

  周末的太原钟楼街,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聚集,人潮涌动,接踵摩肩。但最热闹的“打卡点”,不是某些老字号小吃和饭店,而是街角的“晋礼”文创店。8月17日18时,店门口的收银台前,等待结账的队伍排了十几米。每位消费者手中都拿着几款设计精美的“晋礼”产品。

  “以前来太原,买特产就是汾酒、平遥牛肉,现在感觉完全不一样了。”正在排队的太原本地消费者林女士,手里捧着一盒“中式榫卯结构拼装玩具”。她说,“这是一座水镜台主题的积木玩具,里面有好几袋拼装构件。既有山西特色,又好玩。和孩子一起拼好发个朋友圈,其他家长们都问我在哪买的。这次是一位外地的朋友托我代购的,他们热衷山西文创,我作为山西人觉得特别有面子。”

  “晋礼”文创销售人员每天都能看到这样热情的消费者。店员一边熟练地为顾客打包,一边向山西晚报·山河+记者展示了最新的销售数据:“整个暑期,每日客单量能达到六七千单,平均每单消费在100-200元。你看,这是我们最近卖得很火的‘浪浪山’晋祠水镜台冰箱贴,上线商品全部售空。还有‘浪浪山’和‘西游记’同款摇摇房文创玩具,每天都要补货,每次补100-200件,每次补货都会秒空。”

  “晋礼”文创品牌部冯经理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目前店面上新的古建主题积木文创产品,展示了古代匠人对木构榫卯嵌合的极致追求,又化形成为现代人可以参与的积木拼装智识,让广大的消费者对文创的选择体验更生动了几分,让山西文化以最温暖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她列出店内最受欢迎的几款产品,分析了近两年顾客画像的变化,“以前我们的顾客以30岁以上的本地人和外地游客为主,买的多是传统摆件。现在店里,超过七成都是20岁到30岁的年轻人,很多还是专程从晋中甚至外省赶来的粉丝。他们买东西,不仅看实用,更看重设计感、文化内涵和社交属性。”

  在店内,山西晚报·山河+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年轻消费者。来自山西大学的学生小张和同学每人买了一个“晋”字纹样的帆布包,他告诉记者,“这个包的设计很潮,上面的‘晋’字是用青铜器纹样变形来的,既有历史感又很时尚。背着它上课,感觉自己就是行走的‘文化代言人’。”

  印着古建、藏着神话、玩着谐音梗的文创产品,精准地击中了年轻消费者的心。从曾经略显“土气”的旅游纪念品,到如今让年轻人甘愿排队的“潮玩”,来自山西的文创礼物“上头”速度令人惊叹。

  “浪浪山”“黑悟空”出圈,爆款IP带火山西

  据市场研究机构智研咨询发布的报告,2023年中国文创产品市场规模已达163.8亿美元,增速为13.09%。文化消费越来越成为国人消费中不可小觑的一部分。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2295元,同比增长10.1%,占人均消费支出的比重为11.1%。

  山西省文旅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从去年假期游客赴山西旅游的购物花费来看,文创花费占到28.65%。比如‘佛小伴’文创,一经推出就供不应求,这让我们看到‘小文创’对促进消费和推动产业发展的‘大力量’。”

  从一句网络热梗“我想离开浪浪山”到一款印着“浪浪山”的帆布袋热销,从一款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到山西文旅借势喊话“悟空回家”,一系列和山西深度关联的IP出圈,带火了整个山西的热度。在“晋礼”文创店内,店员告诉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浪浪山”系列每天都能卖出几十件,很多顾客说,背着家乡特色的文创包,就像把“家乡”背在了身上。这证明了文创不必总是“高大上”,接地气、有温度、能共情,同样可以创造出市场热卖点。购买文创产品,几乎成为时下青年、亲子逛博物馆的“标配”。

  冯经理说,今年的“浪浪山”是借势社会情绪的“巧劲”,去年的《黑神话:悟空》出圈,则是顶级文化IP与地域文化深度融合的“硬实力”。“黑悟空”的火爆,迅速转化为对山西文旅、文创的巨大拉动。因此,大众消费者对山西文创的“上头”并非偶然。它背后是一群既懂文化、又懂市场的创新者和设计者,他们或捕捉社会情绪,或链接顶级IP,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重新讲述着三晋大地的古老故事。在这种背景下,针对今年暑期必然出现的客流高峰,团队提早就做出预判,备足了库存。

  专做山西古建文创的“晋造社”工作人员介绍,他们的目标就是让“地上古建看山西”不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通过一件件精美的文创产品,让永安禅寺的庄严、佛光寺的古朴、晋祠的灵动,真正走进大众生活,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目前,山西省内文创相关产业已经出现蓬勃发展的态势。天眼查数据显示,与文创相关的山西企业数量已近6000家,近三年内注册成立的企业2900多家。随着投资者的加入,山西文创产业已迎来爆发期。

  8月18日,在山西晚报“山晚铺子”的文创团队办公室,山西晚报社社长李广义向记者展示了他们捕捉热点的全过程。“我们是在社交媒体上发现‘浪浪山’这个梗的,它精准戳中了现在本土年轻人对家乡既爱又‘想逃离’的复杂情感,这本身就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文化连接点。这种源自生活、充满烟火气的情感,比任何宏大叙事都更容易引发共鸣。”

  作为山西省内主流媒体,山西晚报社自主打造了“山晚铺子”“山河文创”等文创品牌项目。2024年,山西晚报精准抓住《黑神话:悟空》的热点,快速高质量打造了典藏版特刊《何以山西》这一火爆文创产品。此项目以“媒体+文创+电商”的创新模式,打通创意生产、产品制作、交易平台等产业全链条,通过“文化IP孵化+品牌加盟合作+全域渠道渗透”的模式,从产品矩阵、销售网络到品牌影响力全面领跑山西文创市场,得到全社会一致好评。“通过更多山西文创产品进一步讲好山西故事,传播山西声音。”李广义表示。

  古物新生,设计师们“盘活”老祖宗的宝贝

  山西博物院的文创备受外地游客喜爱。近日,山西晚报·山河+记者来到省博物院文创商店内,工作人员介绍了最畅销的“鸟尊”文创。鸟尊是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是山西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文创产品的灵感来源。“直接把鸟尊印在杯子上、印在环保袋上,太普通了,年轻人会觉得老气。”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设计思路,“我们把它最具代表性的凤鸟回首形象进行提取,流畅的线条和卷云纹,再用扁平化的、更简洁的风格重新绘制。既保留了神韵,又显得特别现代。于是创新出鸟尊项链、发夹、抓夹等一系列产品,既好看又适合日常佩戴,卖得很火爆。”

  在采访中,山西晚报·山河+记者了解到,山西博物院文创团队成立以来,已通过IP授权、自主研发、合作开发等形式,形成涵盖9大类、20余个系列、1500余个款式的文创产品矩阵,品类涉及古韵家居、国风饰品、科普绘本、个护出行等多个领域。围绕鸟尊、鸮卣这样的明星IP,持续在做品类拓展,同时也会不断推出有爆款潜质、能抓住年轻人的心的新IP。

  对于文创设计师们来说,他们要做的,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而是用现代设计语言,为古老的文化符号“说”出年轻消费者、外地游客们能听懂的话。“将繁复的斗拱结构,变成简洁的几何图形,用在书签和便笺夹上;把永乐宫壁画中仙女飘飞的衣袂,设计成丝巾上流动的色彩。”一位文创设计师介绍,这个设计过程将山西元素进行取舍,既要守住文化的“根”,又要长出时尚的“芽”,才让产品有了独特的生命力。

  不仅是设计师在文创上发力,省内的非遗传承人们也在不断融合创新。95后面塑非遗传承人张成虹表示,过去,山西面塑的题材多是传统的戏曲人物、吉祥物等,如今,她创作了“黑悟空”主题的面塑,以及结合热点网络梗的趣味作品。她制作的非遗面塑“战神悟空”栩栩如生、霸气外露。她说,“用‘汾水揉面’古法,面团像河水一样柔韧,制作各种造型,使老手艺能跟上新时代,这才是真正的传承。”

  从设计师的“取舍”与“重组”,到非遗传承人的“坚守”与“融合”,山西文创的火爆,绝非偶然的流量猛增。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设计者和传承者,他们怀着对文化的敬畏之心,用创意的火花点燃沉睡的宝藏,才让“老祖宗的宝贝”真正“活”了起来,走进了寻常百姓家,也“潮”在了时代的最前沿。

  文博会“大考”在即,山西文创准备好了

  随着第七届山西文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山西文创产业正迎来一场“大考”。面对这场行业盛会,山西已准备好交出一份亮眼答卷。从“顶流”产品的精心打磨,到产业链的“破壁”整合,再到文化IP的深度孵化,山西文创正以全新的姿态,自信迎接这场“大考”。

  何为文创市场的“顶流”?“晋礼”文创相关负责人揭示了其背后的逻辑:“能被市场托举的产品,往往兼具三大特质:鲜明的在地属性、深厚的文化内核,以及足够‘时髦’的新鲜感。”基于此,以山西古建、文博馆藏及“煤文化不可怕”系列为代表的文创产品,凭借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和时尚表达,已然成为店内当之无愧的“销冠”,也是此次出征文博会的“先锋部队”。

  “过去,山西的文创企业普遍存在‘小散弱’的困境,有创意的缺渠道,有产能的不懂市场,资源严重割裂。”山西晚报社社长李广义指出了产业发展的瓶颈。他强调,要打破这一僵局,必须“拧成一股绳”,推动媒体、设计、生产、渠道等各环节无缝衔接,构建一条从创意灵感到市场终端的完整产业链。

  为此,山西晚报牵头成立的山西文创电商联盟,正成为这场变革的“核心引擎”。在文博会筹备的关键阶段,联盟的整合效能尤为凸显。一方面,依托“山晚铺子”这一“媒体+文创+电商”的聚合平台,为成员单位提供了统一的品牌宣发与线上销售渠道;另一方面,联盟积极对接文博会组委会,不仅为中小企业争取到了宝贵的展位资源,还组织了多场专业培训,系统提升其参展水平。

  然而,联盟的目标远不止于“卖货”,而在于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与IP的长期培育。未来,联盟将通过联合高校、非遗传承人与顶尖设计机构,推动晋侯鸟尊、古建斗拱等传统元素实现现代化“转译”,让古老的文化符号焕发新生。更令人期待的是,联盟正在积极探索与《黑神话:悟空》等顶级IP的跨界合作,为山西文化注入更多潮流与活力。

  “文创绝非简单的商品,它是文化的载体,是故事的讲述者。”联盟负责人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件出自山西的文创产品,都能生动地讲好一个山西故事,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文化桥梁。”

  山西晚报·山河+记者 张磊

相关文章
让世界遇见“清新福建” “晋”潮涌动,山西文创“火”出圈 2个月婴儿餐厅就餐遭二级烫伤,双方就赔偿事宜尚未达成一致 人民论坛每日推荐(5篇) “一件代发”赚差价,无货电商商家如何步步违约构成“恶意倒卖”? 内蒙古过敏性鼻炎患者注意了,这些 “神药” 可别买! 新华鲜报丨妙想照进现实!中国提出到2027年脑机接口关键技术取得突破 新华出版社与星纪魅族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京举行

推荐文章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