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曙高科回复年报问询焦点:航空业务承压和信用收紧致公司与客户交易金额存在较大变化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19 13:02:00
深圳商报·读创客户端记者 穆砚
5月16日,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曙高科”或“公司”)发布关于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公告针对上交所提出的2024年营收下滑、存货增长及客户结构调整等核心问题作出系统性说明。
华曙高科于2025年4月22日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出具的《关于湖南华曙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以下简称“问询函”),公司会同保荐机构西部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西部证券”或“保荐人”)、年审会计师事务所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天健”或“年审会计师”)就《问询函》关注的相关问题逐项进行认真核查落实,就有关问题进行了回复。
年报显示,华曙高科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下滑18.82%,与2023年相比,收入增速由正转负。其中,境外业务收入1.47亿元,同比增长1.82%,境内业务收入同比下滑25.25%。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产品为3D打印设备,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工业、高校及科研医疗等领域,其中2024年度航空航天领域占比49.83%,为公司产品应用占比最高的领域。
上交所要求华曙高科回复关于主要客户变动、上市前后主要客户是否发生重大变化及其原因,是否符合行业惯例,是否存在重要客户流失的风险等问题。华曙高科在回复公告中详细说明了主要客户变动情况并称,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承压及航空航天行业进入阶段性调整周期,行业内计划执行进度放缓、技术路径及参数调整、人事变动调整等多因素影响,行业上下游的整体订货需求量有所减少,采购计划延迟,导致公司下游客户设备采购需求下降、新增订单量减少、产品交付计划推迟、资金紧张、产能利用率下降。同时,为避免账款回收风险,公司坚持执行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在与客户合作时对其未来发展潜力、资金能力及合作稳定性保持审慎评估态度。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公司与主要客户交易金额存在较大变化。公司主要客户交易金额存在波动符合行业惯例。
关于经销模式方面的多个问题,华曙高科在回复公告中透露,2023年前五大经销商中,有个别客户应收账款余额较大,主要系:航空航天领域阶段性调整,该客户资金较为紧张,因此回款较慢。另外有个别客户未及时回款,主要系不可控客观因素导致该客户暂时回款困难,公司已开发新的客户替代该客户。除上述客户外,其他主要经销商回款较好。公司主要产品为3D打印设备,公司产品体积相对较大、单位价值较高、安装调试门槛较高,因此在经销模式下客户均会要求公司直接将产品发送至终端客户,在节约运输成本的同时可缩短设备的运输安装周期。设备到达后,由公司负责设备的安装及调试,因此公司不存在经销商压货的情形。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销商未发生期后退货行为。
终端客户未直接向上市公司采购的原因方面,华曙高科称,公司对3D打印设备采用了较为严格的信用政策,部分终端客户采购资金有限,经销商可提供一定的账期,因此通过经销商向公司采购可一定程度上缓解资金压力。此外,公司通过经销商销售产品,可一定程度上规避风险。综上,终端客户未直接向上市公司采购具有合理性。
关于关于第四季度收入确认方面的问题,华曙高科表示,公司与客户合同签订与验收单出具时间间隔较短具备合理性。公司不存在提前确认收入、年末突击确认收入的情形。
存货问题在回复中占据重要篇幅。华曙高科透露,2024年末,公司发出商品订单覆盖率为93.12%,主要系存在个别设备发货时间早于合同签订时间的情形。库存商品与在产品中,3D打印粉末、加工产品订单覆盖率较高,3D打印设备及辅机配件订单覆盖率相对较低,主要原因系:3D打印设备生产周期、发货周期及验收周期较长。为满足市场开拓需求,公司对存在意向合同的产品及热门机型进行了动态库存储备。同时,鉴于对加工产品未来市场前景的看好,公司还储备了部分用于提供加工打印服务的设备。后续公司将根据市场情况,对这部分设备在对外销售与用于加工打印服务之间进行动态调整,以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4年度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下降18.82%,存货期末账面余额较上年末上升30.62%,公司提前备货的产品主要系3D打印设备及辅助配件。公司3D打印设备产品生产周期相对较长,为了保证订单产品的及时交付,公司需提前生产储备热销机型。
由于公司设备体积相对较大,对客户场地的要求较高,2024年度公司发货周期平均为1.5月。2024年末公司部分产品已完工入库,但尚未向客户发货,主要系:公司实际发货时间受设备交付期限、客户场地的准备情况、客户实际使用需求、客户合同款项支付情况等影响,部分设备尚未交付。
鉴于对加工产品未来市场前景的看好,公司储备了部分设备用于提供加工打印服务。2022年至2024年,公司加工产品收入分别为611.51万元、819.18万元、2,517.01万元,呈快速增长趋势,公司对自持设备的需求大幅增加。
综上,公司提前备货具有合理性,符合公司的产品特点、经营计划及备货策略。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期后取得销售订单对应的存货金额为1,393.64万元,公司期后实际用于打印服务、转入固定资产的存货金额为3,631.23万元,期后覆盖率为30.45%。
在关联交易方面,公司对华港科技的投资确认了小额损失,反映出战略投资的不确定性。华曙高科表示,由于3D打印技术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重庆华港出现持续亏损,且其他股东港城工业已于2024年2月进行撤资,重庆平伟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亦有撤资意向,因此公司与其他股东协商后进行撤资。
审读:汪蓓